“现象意识”#2:用白盒的视角研究意识和大脑,会是什么景象?微意识,主体感,超心智,意识中层理论

自我不是现成的,而是通过行动的选择不断生成的 —— 约翰 • 杜威

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心理学角度认知系统2角度,探讨了意识及其产生。值得补充强调的是,意识不可能是孤岛,他是外部环境和内部大脑碰撞交互的结果,外部的环境和社会因素会深刻地影响大脑的运作,而大脑内部的解剖学结构和各个组织(特别是新皮质)的交互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执意用白盒视角来探究大脑的意识,将是一条硬核的道路。但脑神经科学家倾向于选择这条道路,克里斯托夫·科赫就在《意识探秘》一书中阐述了他的探索道路,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揭示意识的神经相关集合NCC(neuron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通俗地说就是,足以引起特定有意识知觉的最小神经事件的集合虽然这项任务看起来就很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假设,生物(特别是人类)产生意识是不需要所有的神经细胞参与的。尝试过冥想的人都保留着自我的意识,但隔绝了许多感官输入;沉浸工作的人,会有那么一秒,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但这个体验也似乎只限于体验,没有切实的感官输入或其他的明确目的;即使先天的盲人(没有视觉感官输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感官(触觉,嗅觉),想象视觉的体验。事实上科赫已经把初级视觉皮层(V1)排除在外了。

当然我认为需要强调的是,自我不是现成的,意识也不是现成的,而是通过行动的选择不断生成的,科赫的研究是在意识已经在那儿存在了的基础上的。我们人类在儿童阶段的意识和成人阶段的意识是一样的吗?两个阶段的NCC是一样的吗?我持怀疑态度。

当然,科赫的研究本身充满价值,其中许多新颖的观点和引人思考的实践,都值得我们长时间去探索,这里我总结几点重要的思考:

1. 我们是否应该放宽“意识”的定义?

在许多人狭隘的概念中,“意识”是要有“自我”的体验,已经为什么现在我们有这种“自我”的体验而不是其他的感受。但是,“自我”的概念真的这么重要吗?如果没有明确的“自我”概念,一个生物可以从第一人称视角感受,觉知,主观体验一些事物,这不可以被称为有意识吗?对于疼痛这种抽象概念,动物,婴儿虽然不能自身的体验,但是拥有了工作 记忆后,虽然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他们此刻能够切实地体验到甚至想象这种概念。这些主观的体验在客观上是脑神经中优势NCC的发放。因此如果放宽“意识”的狭隘定义,就可以切实地做一些工作研究意识的基本组成。

2. 既然僵尸行为这么有效,为什么还需要意识NCC?

对于有复杂性局部癫痫和梦游患者,甚至普通人的日常运动(骑车,钢琴),他们都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动作,这些自动行为或者条件反射只是执行某个内部程序,

这种刻板模式在很多情况下非常有效,但 继续阅读“现象意识”#2:用白盒的视角研究意识和大脑,会是什么景象?微意识,主体感,超心智,意识中层理论

“万千大脑理论”#3, 大脑地图:神经元参考帧的“动态杰作”

如果大脑地图是一件“画作”,其美妙之处在于,她无时无刻不在动态变化,同时,有些预设却没有变化—— David 9

上一次,我们已经提到了参考帧,参考帧在新皮层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触觉可以引导视觉的预测,视觉反过来又可以引导触觉的预测(就像你在黑盒子中摸奖品)。并且不要忘了,我们身体的的各个部分能够很好地协调,也是参考帧的传递在起作用。

参考帧的巧妙联合,组成了所谓“大脑地图”的特征(或失真)Rebecca Schwarzlose的《大脑地图》进行了更详细的探讨。大脑无时无刻发送参考帧的神经元就像俯瞰广场上的群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每个人之间又可以相互交流:

这种分布式信息传递在局部甚至全局又可以形成统一的共识,这种共识我们可以笼统地叫做“大脑地图”,显然地图反映了大脑系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认识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失真的如下左图是猕猴观看的图案,右图是脑区V1的对应活动

来自《大脑地图》
来自《大脑地图》

但是,“失真”不代表是失效的,恰恰相反,失真对物种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派遣更多的神经细胞去处理更值得关注的对象和区域(无论是视觉域还是声域),不是吗?

因此,在人脑V1区也会有失真的表达存在:

事实上,人类的大脑地图有更丰富的失真表达,如果以奥古斯特的《犹豫不决的未婚妻》为例(下图),我们首先会去多数把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中间的新娘及其表情,甚至与之心理产生一定的共情,这时,新娘以外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之后慢慢地,我们才会把注意力拉回到整个画面极其各个对象的活动中来,并且会调动除了视觉以外的感官去感受整个场景:

继续阅读“万千大脑理论”#3, 大脑地图:神经元参考帧的“动态杰作”

换个角度看“现象意识”:从心理学的视角理解意识系统,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启发

他感受到痛苦,

他明白别人没有感受到他的痛苦,

他希望别人能够感受到他的痛苦,

他希望别人不再感受到他的痛苦

—— David 9

想象这样一个未来,你作为造物主创造了一种硅基智能种群,他们在外表像人一样思考和生活(甚至生育后代),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交流信息的方式,但是他们缺乏人类称之为“灵魂”的东西,或者说“自主意识”。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人类,并在更高层面上帮助人类(或更好地进行道德评估),你决定为这个种群的个体(也许不是所有个体)设计一种主观体验系统(或者说“自我意识”,“现象意识”,p意识),他应该能够感受和表达自己的痛苦、他人的痛苦,甚至感知他人对自己痛苦的反应。

这些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的设计和归因是极其困难的问题。

正如Thomas Nagel曾经阐述的,即使科学家可以理解蝙蝠回声定位系统的所有生物学和计算细节,他们依旧无法知道在蝙蝠的第一人称视角,究竟看到了什么,究竟意识到了什么?有关 H20 分子的事实确实 清楚地包含有关水性质的事实,例如其表面张力、沸腾温度等。但是如果涉及到脑科学,脑内部的神经生物学属性,并没有清楚地解释人类的主体感官和体验,更不用说为什么会产生意识和附带的体验?

如果我们试图利用脑科学理论框架去设计一个意识系统,那么一开始就会遇到上述难题,因为目前没有一个框框可以很好地解释大脑的内在机制和外部表现(极内在主观感受)的关联。

那么如果我们不借助任何脑科学框架去设计一个意识系统,是否可行呢?我们试图让智能体“看起来”有意识就可以了,正如Schneider 和 Edwin Turner[5] 提出的类似意识图灵测试 . 只要能够欺骗其他人类让他们觉得这个智能体是有独立意识的,那么这个意识系统就是成功的。

看起来这个设计思路更简单易行。我们可以从记忆、人格、心理活动、性格、习惯等多方面着手塑造这样一个看起来有独立意识的智能体。很快你会发现,要让这些功能相互自洽地成为完整意识的一部分并非易事。

因为意识不仅是多重维度的,并且是随着时间演化发展的。甚至定义意识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

N. 布洛克 (N. Block)认为,意识是一个混合概念,涵盖了多种不同类的意识。他将意识分为两类: 一类是现象意识 (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或 P意识,它
是现象性的经验和感觉,包括视觉、听觉等各种经验,以及疼痛、痒、冷热等感觉; 另一类是存取意识 ( access consciousness) 或 A意识,它是指主体能以某种特定方式通达或访问其内容的意识状态,更准确地说,是那些可为主体用作报告、有意识推理以及控制行为的心智状态,例如我们的信念。

然而这种定义往往受到质疑,不仅P意识和A意识的界限并不清晰,更可能的情况是意识的生长具有连续性并且是整体发展的。身体可以感受到的痛苦、兴奋等体验,对A意识的作用并不明显可见,但不可否则产生了一定影响。

假设我讨论唐吉坷德的骑士信念, 继续阅读换个角度看“现象意识”:从心理学的视角理解意识系统,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