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的“刚性”(自恰性):谷歌评估泛化能力新指标,Stiffness

如果训练神经网络可以与人一样,其训练日程可以精心规划编排、且有不同的学习曲线和阶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天赋”自主学习。总之,训练过程可以足够“复杂”,是否可以诱导出更好的模型? — David 9

假设神经网络有一个确切的决策边界,这个决策边界足够复杂可以帮我们分类10000+个类别,想象一下可能是这样复杂的:

但无论如何,归结到一个决策边界,是这样的:

来自:https://arxiv.org/pdf/1901.09491.pdf

对于任意新的训练样本X1,如果要让X1loss更小,需要用一个梯度g1更新网络,对决策边界的影响势必导致另一个新样本X2loss可能变小、不变变大

继续阅读神经网络的“刚性”(自恰性):谷歌评估泛化能力新指标,Stiffness

AI+3D重建#2:端到端的360全景室内3D重建角点模型,AR、装修设计、室内导航

人类的出发点是因果,模型的出发点是数据 — David 9

没有上层逻辑(或reasoning)和自恰的抽象归纳,在这一点上深度学习只能沦为一般的“工具”。举例说这个360全景室内图的3D重建应用

来自:https://arxiv.org/pdf/1903.08094v2.pdf

如果要设计一个端到端的模型,应该把神经网络实际输出抽象成什么?也许只有像作者等领域专家才会想到分成两个图(角点图边缘图)去建立室内3D场景:

来自:https://arxiv.org/pdf/1903.08094v2.pdf

因为对于室内场景,把角点边缘线准确找到,再假设房顶和地面平行,就可以预测出比较好的3D模型盒子(box)了:

来自:https://arxiv.org/pdf/1903.08094v2.pdf

因此细想一下,AI专家系统的复兴是不是未来一个可以期待的方向?况且,David认为,论文中“reladted work”部分蕴含了大量人类探知知识的“因果”。

继续阅读AI+3D重建#2:端到端的360全景室内3D重建角点模型,AR、装修设计、室内导航